当前组员
-
胡小龙 教授
博士,麻省理工学院,2011年
天津市南开区天津大学26C楼607室
电话:022-27400892
胡小龙博士是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光电信息工程系的教授。他分别于2003年和2006年从清华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于2011年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获得博士学位。他的博士学位论文有关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SNSPD)。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哥伦比亚大学、MIT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后,他从2014年起作为教授全职执教于天津大学。
胡小龙教授是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美国光学学会(Optica;之前为OSA)、中国光学学会、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的高级会员。2013年获得美国光学学会杰出审稿人奖;2014年获得天津大学北洋学者海外杰出人才奖励;2015年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现担任美国光学学会期刊Optics Continuum的编辑、Frontiers in Photonics (Quantum Optics specialty section)的编辑、Frontiers of Optoelectronics期刊的青年编委、Scientific Reports期刊的编辑、中国电子学会超导电子学分会委员、天津大学Optica学生分会和SPIE学生分会的指导教师。他也为政府机构提供咨询服务。
胡小龙教授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微纳光电子器件和纳米加工技术,也涉及模分复用技术和柔性电子系统。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学位论文工作中,他在SNSPD领域的早期演示了探测效率超过20%的SNSPD系统(Optics Letters 2009),与合作者一起将SNSPD系统应用于量子光学测量(Optics Letters 2010),提出了与波导集成的SNSPD(IEEE TAS 2009)。如今,波导集成的SNSPD已成为集成量子光学芯片上SNSPD的主流器件结构。在天津大学带领研究小组,揭示了SNSPD的两种器件时域抖动机制(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17的两篇背靠背论文);提出并研制出具有低偏振敏感度的分形SNSPD(Optics Letters 2018,Optics Letters 2020, ACS Photonics 2022, Optica 2022),在1540纳米波长处分形SNSPD的系统探测效率达到91%(Optics Letters 2023);提出了集成电流库结构的超导纳米线多光子探测器(Photonics Research 2020, Physical Review Applied 2020)。他作为主要的共同发明人,共同发明了将商用电子/光电元件直接集成为可拉伸柔性系统的微纳加工流程(Advanced Materials 2011,美国专利9159635和9723711)。他建立并实验验证了少模光纤中的瑞利散射理论(OFC 2016,Scientific Reports 2016)。
胡小龙教授也研究教育中的关键转变期问题;在2020年,他出版了《Smoothing a Critical Transition: Nontechnical Knowledge and Techniques for Student Researchers》一书,旨在弥合课堂学习与实验室研究之间的沟壑,帮助学生实现向研究生的转变。
胡小龙教授在天津大学讲授两门课程:一门研究生课程是《光学工程研究方法论》(课程代码:S2020005),一门本科生课程是《光电子学基础》(课程代码:2020634)。这两门课程均为全英文授课,在每年春季学期开设。
在国际化的合作研究氛围和领域前沿的研究项目中,胡小龙教授指导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曾获得国家奖学金、SPIE光学与光子学教育奖学金等奖项。学生毕业后,或者前往东京大学、密歇根大学、中佛罗里达大学、荷兰艾因霍芬理工大学、清华大学等学校继续深造,或者就职于中国石化、美国国家仪器、武汉光迅科技等公司。
-
王昭
天津大学
博士研究生
天津市南开区天津大学北洋科学楼203室
王昭同学2018年毕业于长春理工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专业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当前研究方向为光功率监测器件与硅光芯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器件与芯片的设计和测试。
-
孟赟
天津大学
博士研究生
天津市南开区天津大学北洋科学楼203室
孟赟同学2018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专业为应用物理学。当前研究方向为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研究内容包括:偏振不敏感的分形SNSPDs、具有低时域抖动的SNSPD、SNSPD的器件物理与器件设计、系统搭建与测试。他是2023年SPIE Optics and Photonics Education Scholarship获得者。
-
邹锴
天津大学
博士研究生
天津市南开区天津大学北洋科学楼203室
邹锴同学2019年毕业于天津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专业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当前研究方向为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与多光子探测器,以及硅光器件。他是2020年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和2022年SPIE Optics and Photonics Education Scholarship获得者。
-
冯一帆
天津大学
硕士研究生
天津市南开区天津大学北洋科学楼203室
冯一帆同学2021年毕业于天津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专业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当前的研究方向为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系统的各种应用、红外弱光探测、纳米加工。
-
郝子繁
天津大学
硕士研究生
天津市南开区天津大学北洋科学楼203室
郝子繁同学2021年毕业于天津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专业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当前研究方向为红外光电探测器的测试与应用。
-
李靖
天津大学
博士研究生
天津市南开区天津大学北洋科学楼203室
李靖同学2018年毕业于在黑龙江科技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专业为通信工程;2022年毕业于中北大学,获工程硕士学位,专业为电子与通信工程。当前参与微纳光电器件的测试工作。
-
徐昌
天津大学
硕士研究生
天津市南开区天津大学北洋科学楼203室
徐昌同学2022年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专业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当前参与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与多光子探测器的研究工作。
-
宋浩淼
天津大学
硕士研究生
天津市南开区天津大学北洋科学楼203室
宋浩淼同学2023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专业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当前参与微纳光电器件的研究工作。
-
李松
天津大学
硕士研究生
天津市南开区天津大学北洋科学楼203室
李松同学于2023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学位,专业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当前参与微纳光电器件的研究工作。
毕业生
-
胡南
博士研究生,2017-2022
毕业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许亮
硕士研究生,2018-2021
学位论文:工作在中红外波段的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
毕业后: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
兰潇健
硕士研究生,2017-2020
学位论文:分形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的优化设计与实验研究
毕业后:季华实验室
-
迟晓铭
硕士研究生,2016-2019
学位论文:集成电流库的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
毕业后:中国石化
-
解肖亚
硕士研究生,2016-2019
学位论文:基于半导体布拉格反射波导的电注入关联光子对源:理论研究
毕业后:美国国家仪器
-
顾超
硕士研究生,2015-2018
学位论文:偏振不敏感的分形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
毕业后:日本东京大学
-
程宇豪
硕士研究生,2015-2018
学位论文: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时域抖动的研究
毕业后:荷兰艾因霍芬理工大学
-
王震
硕士研究生,2014-2017
学位论文:少模光纤中的光时域反射技术
毕业后:武汉光迅科技
-
朱晓田
硕士研究生,2014-2017
学位论文:波导集成的红外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
毕业后:西安奇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